去无方向的信 - 掌控曝光
# 掌控曝光
形象一点来说,“光”这个东西就是相机的食粮,粮食够的时候,自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,但闹饥荒的时候,光圈、快门和 ISO 这三兄弟,总有人是要挨饿的……而你,作为一个杀伐决断的暴君,必须明确地告诉他们,谁能活下去,谁只能被牺牲掉,再也没有人人平等的大锅饭了。
我拿三张照片儿举例子:
保快门和 ISO,牺牲光圈(景深):
之前拍过一张 Tigger 睡觉的近距离大脸照,当时光线非常不好,快门速度 1/15s,相机离他这么近,已经不能再慢了,稍一抖就会糊,其实现在你看都已经有点糊了。然后我想,难得他能这么安静地一动不动,所以我决定牺牲掉光圈,也就是说牺牲掉景深,因为他不动,我就不太担心对焦之后他跑到焦外去。
光圈开大就可以给 ISO 更多的下降空间,所以,我用了 F2.8,ISO 降到了 400,尽可能保证了画面的纯净度。
保光圈和 ISO,牺牲快门(速度):
这是我在贵阳花果园楼上拍的一张照片儿,当时光线非常不好,我要保证全景深,我要让楼群从前到后都清晰,同时,我还要保证画面的纯净度,不然这种花里胡哨的照片会显得乱七八糟的。所以,我只好牺牲快门,快门速度 2"(两秒),因此,我祭出了我八百年不用的三脚架。
保光圈和快门,牺牲 ISO(画面纯净度):
这是我在香港拍的暴动,当时光线非常不好,我要尽可能保证有更大的景深,因为街面上时刻都有突发状况,有的状况离我很近,有的状况离我稍远,我不能接受回酒店以后发现自己没对实焦拍虚了,那样心情会很糟糕,而既然不能接受拍虚了,自然也就不能接受拍糊了,所以快门速度也不能松口,尽可能保证抓拍成功率。
这样一来,只好牺牲 ISO,但后果就是香港夜路飘摇的彩色光线让彩色噪点更猖狂了,于是,我把这张照片儿转了黑白,正好也跟那个“BLACK”以及当时的氛围很配套。
实话说,ISO 其实挺惨的,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基本都还是要重点保光圈和快门的,ISO 经常被牺牲掉……但我知道现在有个现象,就是好多人特别爱保 ISO,为了能让 ISO 永远定在 100,不惜杀光全世界。
最后,我们再看回到六大档。
在日常拍摄中,如果你把他们仨都牺牲成这个样子了,甚至牺牲成这个样子还不够拍,那基本就等同于是亡国了,意思就是,不必拍了,或者你需要借助其他东西了。
我接触过很多用 M 档的人,他们坚持要自己旋拧光圈、自己调节快门、自己设置 ISO,因为这样显得他们特专业,但他们确定一张照片儿曝光是否合理的标准是看相机上的那个屏幕:看著有点亮就随便缩缩光圈、催催快门或降降 ISO;看著有点暗就随便放放光圈、收收快门或提提 ISO。
还有一些人,他们用 M 档,但是他们信不过屏幕,因为屏幕亮度是可以调的,看着亮不一定真的亮,看着暗不一定真的暗。所以,他们会看相机上的曝光指示标尺,或者看一个叫“直方图”的东西,这是两个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讲到的没用的东西。
我粗浅地认为,M 档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显然是不能这么来用的,因为这样搞,就跟 P 档没有区别了,甚至,比 P 档用着还慢,何必呢?不如就直接用 P 档,但如果用 P 档,又不如直接用手机拍,这我之前也说过。
所以,现在,请允许我先来赋诗一首:
阳光十六阴天八
多云十一日暮四
乌云压顶五点六
雪天落雨同日暮
这就是“阳光十六法则” (The Sunny 16 Rule)。
里面的数字代表的都是光圈值,意思就是阳光灿烂的时候用 F16,阴天的时候用 F8,多云的时候用 F11,太阳刚落山且天还没完全黑的时候用 F4,下雨下雪的时候也用 F4。
相应的,在光圈值定下来以后,快门和 ISO 只要互为倒数就行了,比如:在阳光灿烂的一天,我们把光圈设为 F16,快门和 ISO 可以是 1/100s 和 ISO100,或 1/200s 和 ISO200,或 1/400s 和 ISO400,或更多的倒数组合。
你一向很细心,所以我猜你已经发现问题了,那就是,1/100s、1/200s 和 1/400s 什么的,并不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大档,我说过要坚决拥护大档,所以,我们要用 1/125s、1/250s 和 1/500s。
于是,我们就得到了一组基础参数:1/125s F16 ISO100,这意味着,只要环境是阳光灿烂,我用这组参数,就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照片儿。
同理,如果多云,那标准的曝光参数就是 1/125s F11 ISO100;如果阴天,那标准的曝光参数就是 1/125s F8 ISO100;如果(一般的)乌云来了,那标准的曝光参数就是 1/125s F5.6 ISO100;如果因为下雨下雪天很沉,那标准的曝光参数就是 1/125s F4 ISO100,日暮时分跟下雨下雪一样。
我管这种标准的基础曝光参数叫锚点参数。
为便于表述,我可以把锚点参数的定义再搞得具体一点:在某一基本恒定的光照条件下,当快门为 1/125s,ISO 为 ISO100 时,匹配相应的光圈,如果可以得到标准的曝光,那我们就认定这一组参数是这个光照条件下的锚点参数。
还记得这张照片儿吧?他又来了。
这张照片儿的曝光参数是 [1/125s F8 ISO200]。
但这个参数并不是这个光照条件下的锚点参数。因为锚点参数,在我的定义里,需要满足快门是 1/125s 以及 ISO 是 ISO100,所以,我会定义这个光照条件下的锚点参数是 [1/125s F5.6 ISO100]。ISO 从原来的 ISO200 降到了 ISO100,这样一来曝光就降了一档,但为了保证总曝光量不变,所以光圈要加大一档,从原来的 F8 变成了 F5.6。
到这儿,我们就必须得再来解决几个问题了,不然阳光十六法则就没法儿真正落地。咱们一个一个来:
什么是晴天?什么是多云?什么是阴天?什么是乌云压顶?
我们经常会说“今天的阳光真好”这样的话,这是很主观的判断,如果我们想恰当地使用阳光十六法则,我们就必须要找出一个相对直观的标准,简单来说,我们分辨这个天气是不是这个天气的方法是:看影子。
影子边缘清晰且锋利,是晴天;影子边缘较清晰,是多云;影子边缘模糊不清,是阴天;没有影子,是大阴天或乌云压顶。
晴天能不能不用 F16?多云能不能不用 F11?阴天能不能不用 F8?
当然能,咱们拿多云举例。今天多云,根据阳光十六法则,我们知道多云的锚点参数是 [1/125s F11 ISO100],但现在我的拍摄目标是这样的:我需要拍一条正在发疯的疯狗,我希望可以拍得很清楚。
于是,我们的锚点参数就要开始变身了:
首先,快门要从 1/125s 变成 1/500s,尽可能速度快一点,毕竟狗疯了嘛,他的动作幅度会比较大。但因为主体只有一条狗,而且我怕被他咬,离他也有一定距离,所以即便他疯了,到处跑来跑去,我也不需要过于大的景深,适当有保证就行,所以我可以稍微把光圈扩大一档,从 F11 变成 F8。
快门加快了两档,等于是减少了两档曝光,光圈增加了一档曝光,为了保证 (-2)+(+1)+(+1)=0,所以我的 ISO 要从 ISO100 变成 ISO200。
最终曝光参数:[1/500s F8 ISO200]
但现在情况变了,这条狗不光是自己瞎疯了,他还追着一群人咬,追得那群人满街疯跑……于是,锚点参数再次变身,但因为情况变了,所以刚才那个变体用不了了。
我们的快门速度还得是 1/500s,但光圈非但不能扩大,反而需要缩小,因为如果想把一帮人前前后后都拍清楚,保险起见,我们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,所以光圈我们要选 F16。比对锚点参数,快门减了两档曝光 (1/125s→1/500s),光圈减了一档曝光 (F11→F16),为了保证 (-2)+(-1)+(+3)=0,我们需要把 ISO 值增大三档,设为 ISO800 (ISO100→ISO800)。
最终曝光参数:[1/500s F16 ISO800]
晴天阴影里的锚点参数是多少?
如果恪守规范的阳光十六法则,晴天阳光下和晴天阴影里差着四档曝光,也就是说,晴天阴影里的锚点参数是 [1/125s F4 ISO100],但以我的经验,我觉得只差两档曝光,顶多三档曝光,所以,我认为晴天阴影里的锚点参数是 [1/125s F8 ISO100]。
当然,这还需要考虑你要拍的东西处于阴影里的什么位置,因为在阴影里,越靠近明暗分界线的东西肯定会越亮一点,基本常识。
说回来,用这个锚点拍出来的照片儿可能会稍微暗一点,但这样保证了景深,比较安全。
现在大家基本都拍数码照片儿,而且很多人都开始拍 RAW 图了,连手机都开始上 RAW 文件了,前期的原始照片儿稍微暗一点是没有问题的,因为后期分分钟就能拉回来,但如果因为景深浅了导致失焦,后期是救不回来的。
所以,前期的任务必须在前期完成。至于什么是前期必须完成的任务,什么又是可以交给后期的,我们后面会细聊。
锚点参数能达到什么效果?
以我的经验,锚点参数并不能拍出曝光完全准确的照片儿,都会稍微暗一点点,但前期曝光准确本来就是没有必要的,甚至连“曝光准确”本来都是一个伪命题……前期暗一点点是最好的,前期的暗可能是因为你保全了速度,可能是因为你保全了景深,总之还是那句话,这些东西如果在前期没有权衡好,后期是救不回来的。
晴天 F16 就一定行么?
不行,有三个原因。
第一个原因是,F16 可以保证天空不过曝,如果在有大片天空的空场拍,没问题,但是,如果四周有建筑,有光线遮挡或甚至阴影,F16 不能保证建筑群之间的曝光……在这种场景下,我通常会增大一档光圈到 F11。
第二个原因是,随着季节不同,同是“阳光灿烂”,但光照强度有区别,夏天的阳光灿烂用 F16,冬天的阳光灿烂用 F11,冬天阳光灿烂的建筑群之间,用 F8。
第三个原因是,拍摄主体的反光率不同,如果拍雪地和沙地,或者拍白色的东西,因为他们太容易反光了,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能比天空还要亮,那我们大概率会用到不常用的 F22,或者还是用 F16,但我们可以解放一档快门,从 1/125s 放到 1/250s。
这次我举了很多例子,但最后了,我必须提醒一点,即便有这么多例子,但举例是无法穷尽所有可能性的,所以请你一定再多自己思考一下下,拿着相机出门去试一试,争取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反五反七八九。
我前段时间带一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去做拍摄练习,我提了一些看起来很严苛的要求:光圈固定在 F11,ISO 固定在 ISO400,只有快门可以调整,但快门也只能在 1/15s、1/30s、1/60s、1/125s、1/250s 和 1/500s 中选择。
我相信现在的你一定明白这些要求非但不严苛,反而是非常贴心的,因为实在是太省事。
那天多云,间有晴天,大多数场景都可以用 1/500s F11 ISO400 这组参数搞定,但我们拍摄的场地里建筑物比较多,错综复杂,所以小廊桥附近,大家可以用 1/250s;建筑阴影中,大家可以用 1/125s;密密的树荫下,大家可以用 1/60s;暗暗的连接通道里,大家可以用 1/30s 或 1/15s。
除了曝光参数固定之外,白平衡、镜头焦段和对焦距离也都是固定的,这个咱们后面马上会讲到。
总而言之,当一切都固定下来以后,带来的非但不是限制,反而是自由,因为大家再也不用把本应该用在拍照片儿上的时间和精力,花在跟那儿低着头拧来拧去地“玩儿相机”上了。
按理说,有关“阳光十六法则”的东西我们基本上都讲完了,但好像还不够,因为一天中有太阳的时间毕竟不是 24 小时,或者即便一天 24 小时都有太阳,我们也不会 24 小时都待在户外,所以总还是有很多阳光覆盖不到的时刻和角落。
“阳光十六法则”告诉我们在阳光下应该怎么设置曝光参数,但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启示,那就是:任何环境,都会有一组与之相对应的锚点曝光参数。
但离开了太阳,我们就再也不能保证锚点是 1/125s 和 ISO100 了,太过奢侈,所以我们要稍微做一点点牺牲,我们用 1/60s 和 ISO400 来当锚点。
锚点曝光参数:1/60s F1.4 ISO400 实际曝光参数:1/60s F2.8 ISO1600
锚点曝光参数:1/60s F2.8 ISO400 实际曝光参数:1/125s F4 ISO1600
锚点曝光参数:1/60s F5.6 ISO400 实际曝光参数:1/60s F5.6 ISO400
锚点曝光参数:1/60s F5.6 ISO400 实际曝光参数:1/30s F8 ISO400
锚点曝光参数:1/60s F8 ISO400 实际曝光参数:1/125s F5.6 ISO400
我上一次说过,锚点曝光参数是不足以取得最正确的曝光的,会暗一档,但我还说过,前期暗一点点是好的……而现在的问题是,放出这些照片儿和这些照片儿的曝光参数有什么用?
还是我上次说的,要学会举一反三,所以,可不要把这五张照片儿当成五张照片儿来看,这是五种环境,分别是昏暗的 Jazz Bar、被路灯点亮的街道、布光均匀的地铁车厢、Nasdaq 交易所里最东边的一个小黑屋,交易所的西边是一长条的大落地窗,窗外就是时代广场,然后还有最后一张,山村木屋。
不要把这五张照片儿当成五张照片儿来看,这是五种环境,但也不要把这五种环境当成五种环境来看,因为这是五种甚至更多环境,知道了这五组锚点曝光参数以后,我以后再去有类似光线条件的地方,就可以直接知道曝光情况了。
比如 Jazz Bar,大部分带演出场地的酒吧基本都是那个光线条件;比如地铁车厢,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线路的地铁光线条件都不太一样,但大差不多,根据锚点,微调参数就可以做到随机应变;比如山村木屋,在达祖这个地方,基本所有屋子都这样,所以,当我需要在他们的木屋里进行拍摄的时候,我至少就不用太费心考虑曝光参数的问题了。
至于 Nasdaq 的小黑屋,那是光线条件比较好的一个空间里相对暗的地方,随着我往窗边移动,曝光情况会发生变化,根据经验,离窗最远最暗的地方和离窗最近最亮的地方,大概差着三到四档曝光。
总之就是,在我们的日常中,其实也就这么点生活场景了,加上家里、超市、餐馆、医院、办公区、大商场,你说你还能去哪儿吧……况且,其中很多地方,其实曝光情况是差不多的。
比如,我家客厅,目测比地铁车厢暗一点,地铁车厢的锚点曝光参数是 1/60s F5.6 ISO400,那我就可以知道我家客厅的锚点曝光参数大概是 1/60s F4 ISO400。
但我为了拍到下面这张照片儿,我需要更大的景深,而我的小 GR 又不能承受太高的 ISO,且我还要保证快门速度,因为毕竟三只动物里有两只都是完全不受控的,所以参数最终变成了 1/60s F5.6 ISO800。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儿:
而你,现在需要做的,就是要练习怎么用肉眼测光,室外用阳光十六法则,室内分出几类大场景。相信我,如果你狠心弄,一个星期就可以搞定所有这些,很简单的。
了解基础曝光参数只是我们拍照片儿的第一步,希望前面的这几封信可以把你从相机的“自动曝光模式”和“自动测光模式”中解放出来,接下来,我们就要开始试着挣脱被“自动对焦模式”支配的恐惧了。再之后,我们大概就能彻底变成自由人了。
# 来源
- 极客时间《去无方向的信》 (opens new window)专栏笔记